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情况7月26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向社会进行第二次集中公布,当天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对8个中央单位和8家央企党组的巡视反馈情况。根据巡视反馈情况,中央巡视组在8个中央单位和8家央企都发现了一些问题。与第一批巡视反馈相比,本批巡视反馈发现的问题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有一些新特点新表现。主要表现在:(1)政治站位不够高,一些中央单位和央企存在“温差”“偏差”。与首批巡视反馈一样,8个中央单位和8家央企均被指出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存在差距”“不够深入”“不够到位”“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2)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一些中央单位和央企选人用人问题突出。(3)正风反腐不能停歇,一些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廉洁风险较大。(4)央企党建仍有短板,企业党的领导作用需进一步发挥。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根本上还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认识上不到位,所以才会在执行上不到位、有偏差,出现“知行不合一”的情况。那么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应该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个人认为应该从“知”“行”两个方面入手:
一、“知”上:要从整体上、系统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主、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的8家央企中,存在的一个首要的共性问题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到位,其实就是对这一思想在认识上理解的不深刻、不到位。古人云:“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就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和创造”。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系统上去学习、去理解、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解决了“知”的问题,才能主动接受并深刻学习领会这一思想。在理论层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八个明确”的内涵;在实践纬度,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个坚持”。只有“知”上认识到位,才能用“知”去指导“行”不走偏、不走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应该加强日常的理论学习,首先要学懂弄通这一思想,让这一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层面就是要抓好企业的党建工作,通过抓党建来保障公司各项经营工作的落实,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行”上: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的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上,两者都不能偏废,既不能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又不能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过去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误区,认为抓党建工作会分散抓经营工作的精力,会影响到经营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因此在国有企业时常会出现党政一把手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或者是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功能弱化。这些现象的发生,只能说明我们在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上存在认识上的误解,不知道如何去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里面的作用。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是要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党政分工而不是党政分开,最终的目的还是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因此,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当然是要围绕着经营中心工作展开,为经营工作服务,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是要为企业的经营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各项经营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各项经营目标的落实。只有我们所在的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各项经营目标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了,我们才能说是在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