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淇县生态环境保护局李红堂副局长与淇县公司总经理刘升、财务总监安波等人重返淇县黄洞乡小柏峪村,对环保局定点帮扶脱贫的小柏峪村脱贫现状进行了调研回访,共商乡村振兴之策。
回想2018年,是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关键的一年。淇县环保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要求,定点帮扶淇县太行东麓黄洞乡小柏峪村。驻村干部到村里后了解到村里最紧迫解决的是吃水问题。小柏峪村地处太行山中,水资源匮乏。村里原来饮水用的老井是当年八路军驻村时为村民挖的,一直沿用现在。但是老井年久失修,加上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几近干枯。老百姓吃水难成了最紧迫的问题。驻村干部申请了部分政府资金准备重新为村里打口深井。但因地质条件原因,新井打了300米仍不见水,但资金已所剩无几。驻村干部和村民矢志不移,重新选地再次打井。第二口井水量颇丰,但是新的问题摆在村民面前。由于预算资金和政府资金有限,前期打井已经把资金用尽,没有资金支付二次打井的费用以及购买水泵的费用。村民饮水问题依旧没能解决。淇县环保局领导找到淇县公司寻求帮助,希望我司在扶贫工作中发扬作风,助力脱贫攻坚战。淇县公司时任总经理栾海桥在了解到情况后召开班子会研究如何能帮助小柏峪解决吃水问题。与会领导一致认为,作为央企水务公司要尽量在业务范围内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会后,栾海桥同志带领淇县公司班子成员到小柏峪村进行实地调查,与驻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交谈,得知村里需要支付打井的费用及购买水泵及部分管道的费用需要5万元。望着百姓渴望的眼神,淇县公司领导班子一致决定要为贫困的百姓做点事情解决吃水难问题。淇县公司立即组织募捐活动,为家乡百姓做实事,解难题,领导班子带头自发捐款,发动广大职工踊跃捐款,同时联系当地几家企业共同捐资,共计筹集资金5万元,切实解决了小柏峪村吃水难的问题。

为实现精准扶贫,我司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扶贫精神,彰显央企社会责任,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使小柏峪村的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当井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周围响起来热烈的掌声,村民们奔走相告。为感谢我司为小柏峪村作出的贡献,当地村民在当初打井位置还立下了一块石碑,取名为“节能碑”。

中节能淇县水务有限公司作为央企基层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做好安全生产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始终以央企的社会责任为己任,主动与淇县政府各部门进行对接,先后帮助政府完善《淇县城镇排水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排水同时为政府征收排污费取得立法支撑,每年为淇县财政收入增加近2000万元。近期公司也与县教育局、环保局达成一致准备成立环保教育基地,开展校外环保课堂,宣传环保知识,从多方面与政府深度融合,积极为淇县当地作出贡献,提高淇县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打响节能品牌。
时隔三年我司再次回访,看到村里变化很大。原来的泥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原来靠天吃饭的田地也变成了水浇地。村民也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搞起了养殖,村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扶贫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实施,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同时作为中国节能的基层企业能为当地脱贫攻坚做一点贡献也是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央企形象。

后附:碑文
立井志文
黄洞吾乡,小柏峪村,太行东麓,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薪火两旺。惟村地处山隅,饮水不畅。村中古井年久失修,日渐枯竭,父母期盼良泉,百姓渴求济水。丁酉岁次,吾县党政,心系民生,多方筹资,谋划英明,为村立井。然因地质复杂,初井深三百余米,水不显矣。然村中父老,矢志不移,重觅良处。复井水丰,时五十余方。不仅解村之饮水,也可浇灌良田,保粮丰收,可谓成一世之功也,百姓欢颜。然二次立井之费用远超预算。村中贫困,无力支付余金,故井迟迟不能用之,百姓望水兴叹!中节能淇县水务,央企之列,闻村中之疾苦,践行中央扶贫之精神,彰显央企社会之责任,慷慨解囊,鼎力相助,解村之急。央企与吾党之急公好义,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今遥思经年梦想,感慨颇多。思其惠,惠及子孙;论其功,功在千秋。饮水思源,为铭其功,彰其德,弘扬善举,共建家乡,故特立此碑以记之。
戊戌年·季春三月